EDM學院 - 改變聲音的動態Compressor
- EDM學院高級課程
- 2015年11月2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上禮拜我們提到了錄音時麥克風的擺放位置,今天我們本應要跟大家繼續介紹如何將聲音輸入到電腦,但因為在錄Vocal的過程中,大家常常會掛一個Compressor在裡面(不是一定要掛),而他本身又那麼重要且應用範圍超級廣,所以我必須先跟跟大家介紹一下Compressor!

先來看看Ableton Live內建的Compressor:

Compressor這個字相信有在玩團,或是有在創作甚至是在家宅錄的朋友們都聽過。簡單講他就是一個自動調整音量的機器,目的是讓音量盡可能接近在一個範圍中。把太小聲的地方加大,把太大聲甚至破音的地方壓小。
而之所以會有許多人把他放在錄音的過程中,是為了因應有時候吉他手一個不小心刷太大力,或是主唱忽然離麥克風太近造成音量瞬間飆升破音的狀況。如我剛剛講的,這時你就可以想像有一個小精靈在他聽到忽然很大聲的時候立刻把音量轉小,避免破音。
而Compressor就是用類似概念下去調整聲音的動態(Dynamic),只是他比起小精靈來得更精確、靈敏。
Compressor有五個基本要素是大家一定要搞懂的,我們馬上來帶大家瞭解一下。
Threshold(閥值)
Threshold就像是規定、像是髮禁,一旦音量超過了Threshold的設定那Compressor就會作用,把超過的音量壓小。以下圖來說,超過的黃色部分就會被壓制,Threshold設定的越低那受到影響的部分就會越多。如果是小鼓,那Threshold高的情況下就只會壓制到Peak,但如果Threshold很低那就會連帶影響到他的殘響聲。

Ratio(比率)
Ratio會決定超過Threshold的音量要被壓多少,方法是看比例。如果Ratio是4:1那我們超過的Input進來就是*1/4再出去,所以如果超過8dB那在Ratio 4:1的設定下,他就只剩下超過2dB出去。大家可以數數圖中的格子就一目了然。

Attack(起始速度)
Attack如其他合成器還有效果器一樣,都是決定這東西在達到條件後要多快開始運作。以Compressor來說就是超過Threshold之後要多快把他壓下去,有點像是老師要多久才會發現學生在玩手機然後沒收。如果Attack很快,那就會從Peak開始壓,而如果Attack比較慢那他就可能會保留到Peak,因為等他開始呀的時候Peak已經過了。而要不要壓到Peak就是我們調整Attack的一大參考,會依目的而有所不同。

Fast Attack很快就壓制音量,所以整條音軌從很前面就開始變小

Slow Attack比較慢開始壓,所以音軌前半段較接近原始輸入的狀況
Release(持續)
Release就是當你彈鋼琴時,放掉琴鍵後聲音存
續的時間。如果換成條件式,就是當音量已經低於Threshold之後,Compressor要多久才會停止運作回到Uncompressed的一般狀態。如果是Slow Release那就代表整個Compressor作用的時間會長一點,讓整個波形變得更小一些。而如果是Fast Release那在音量低於Threshold之後就會立刻回復正常,所以後半段的波形就不會像Slow Attack那麼小(如圖)


Make up Gain(補償)
Make up Gain(以下簡稱Gain)是因為在使用Compressor後,輸出的音量會比原本小,所以我們會幫他做一個補償讓音量不至於跟原本的差太多。而在經過Compressor後,我們再把Gain開啟,會讓這一軌變得較為突出,因為他的動態範圍變小但整體的音量都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圖中綠色部分)

好的~以上就是Compressor的基本介紹,大家有問題也歡迎發問:)
而Compressor非常廣泛地被使用在各個地方,用在聲音動態的調整。你可以用它來保護錄音時不要錄到破音,或是混音時將某軌的角色拉至更顯眼的地方,甚至是藉由它讓很死的Sample增加動態增加生命力。總之,舉凡牽涉到聲音動態(Dynamic),Compressor都是你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p.s.文章中的截圖來自這個影片,影片解釋得很請楚還有範例可以聽,提供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