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學院 - 形塑音場的過程Mixing
- EDM學院中級課程
- 2015年10月3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上個禮拜跟大家聊到音場,因此我們這個禮拜接著來聊形塑音場的過程:Mixing
Mixing就是混音工程,業界常常會說ㄇㄧ。而Mixing最簡單來說就是將很多音軌丟到操作介面上去調整他們的音量Volume、等化器EQ、方位Pan等等,並且混出好的聲音給觀眾。但所謂的好其實沒有定義:沒有規定說誰誰誰一定要弄到幾dB誰一定要比誰大多少,或是吉他一定在3點鐘,如果沒有達到就扣分扣分!

No,不是這樣的。但是大家或多或少會參考現場演出的狀況或是大家對聲音的習慣來做Mixing,不然聽眾會覺得怎麼怪怪的?聽起來渾身不對勁
而除了“正確”外,音樂是一門藝術所以要有藝術性並且帶有感情,而這就是Mixing Engineer大展身手的地方!以電子舞曲來說,如果這首歌聽了你毫無想要跳舞的感覺,那就是不及格,所以Mixing也是幫一首歌畫龍點睛!
現在我們就來聽聽Before & After,大家就可以很清楚的理解
是不是有很戲劇性的差異?整個有生命力了不少?
不過,很多人包含製作人或歌手會因此產生一個錯誤觀念就是:我錄不好沒關係嘛~唱的不好也沒關係交給混音師就可以怎樣怎樣的。
舉凡以下幾點都是請神仙混音師來也束手無策的狀況:
1.差勁的錄音,包括聲音品質以及收音位置
2.選錯誤的Sample或是事先掛上效果器並使用不當
3.本身唱的實在太糟或彈得真的太差
要記得混音是將許多音軌一起做調整與平衡,他並不能改變原來的聲音。
絕對不是像這樣子XD
Mixing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用專欄的性質實在很難表達但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啟發:)
如果有興趣的各位,可以先從練習聽開始!盡可能多聽各種不同的曲風,不要侷限在電子音樂。而聆聽的重點首先你必須要有好的環境,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購入一個監聽耳機,3、4000元的就已經很有參考價值了。
接著如果在聽電子音樂的時候
1.可以數8個8或是4個8,並仔細聆聽是否有加入新的元素?
2.新的元素是什麼?放在哪邊?距離你近還是遠?
3.專心聽Hi-hats還有Bassline的Pattern。
4.試著聽聽看他使用了什麼效果器?大家可以先從比較顯而易聽的Reverb開始來猜想空間的大小
大家試試看吧:)
聽聽不同空間的天然Reverb
但為什麼還是要請大家多聽不同曲風的音樂呢?因為電子音樂相比其他曲風“平”很多,不論是在動態上還是音場上
大家可以先聽聽看這些就會比較理解這個“平”的意思。

最後免不了還是要宣傳一下,如果沒有監聽喇叭或是耳機的朋友歡迎來參加11/7的講座玩玩看^^ 活動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