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Featured Posts

音樂製作人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槍手Ghost Producer

教授的論文也都是血汗大學生寫的阿

"哇! David Guetta又跑來亞洲播歌,好想去唷"

"他上禮拜不是才在巴西嗎?"

"他不是在忙專輯的事情嗎?怎麼有時間播歌?"

從以上簡單的對話就可以看出,好像有那麼一點奇怪,DJ每天都在環遊世界演出,哪時候會待在工作室做音樂呢?

我們先了解什麼是Ghost Producer,再從以下的問題來討論這樣的槍手文化吧!

什麼是Ghost Producer

簡單來說就是躲在藝人背後幫忙製作音樂的製作人,他們從來不掛名說這首歌是我寫的,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過,他們就像是台灣許多研究論文掛教授的名字實際上是學生執行的案例,就像是鬼魂或是槍手一般,所以被稱為"Ghost Producer"。

藝人的包裝成本

要包裝一個藝人要花的成本超乎想像,儘管包裝一個DJ的成本比一般偶像歌手低很多,但還是以千萬以上來計價,以Calvin Harris來說,要不是他天生就是帥,不然不會有人找他去拍內褲廣告,你有看過百大DJ第一名Hardwell去拍內褲廣告嗎?

如果我是經紀人我一定砸錢在"包裝成本最低的人",但問題就來了,包裝成本最低的人不一定是最會做歌的人,這也是為什麼Ghost Producer存在的可能性。

創作產量

如果你要像周杰倫、五月天一樣成為創作型藝人,且產量又要如此的穩定,必須要像他們一樣拒絕商業演出。對於一個EDM產業的DJ來說,他們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在世界各地的派對演出,"Ultra Music Festival" "Tomorrowland" "EDC"就是他們主要的工作,"iTunes"或是"Beatport"根本沒辦法讓他們賺多少錢,專輯!? 除了死忠歌迷之外現代人根本不再消費。

叫百大DJ拒絕商業演出完全是斷他們的後路,但大量的商業演出同時減少他們的創作時間,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VINAI為什麼會被叫作Ctrl V + Ctrl C?

因為他們的創作實在太過相似了,就像是吳克群的作品也很像Ctrl V + Ctrl C被網友攻擊,為了同時兼顧商演或是通告甚至廣告等等,藝人們為了平衡自己的演藝生涯,Ghost Producer的存在或許真的有那麼必須。

當Ghost Producer可以賺到很多錢

如果你對製作音樂抱有瘋狂的熱情,你一定超窮或是你爸超有錢,因為當音樂製作人基本上就是工時長且不確定,薪水低甚至根本沒有薪水直到有人願意買你的音樂;那一首3分鐘左右的歌行情價大概多少呢?很抱歉只有1萬台幣左右,一個月勉強做三首歌才能擺脫22K成為小資族,但你一個月能做到三首歌嗎?

線上雜誌Billboard曾做出報告,如果你在百大DJ身旁當Ghost Producer,一首歌的代價是3萬台幣至60萬台幣起跳的,你不願做一大堆人搶著做,為了吃飯許多音樂製作人早就不惜自己的歌給別人掛名。

Ghost Producer的利弊

他們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還是要把這些製作人通通浮上檯面讓大家知道他們?讓我們用經濟學供需的概念來評斷。市場上已經存在太多的DJ,光是百大DJ 一百個全部都聽過的應該少之又少,所以不可能再將這些製作人當做藝人推上檯面,既然Ghost Producer的專長是製作音樂,就將他們的專長發揮淋漓盡致,在工作室中好好發展或許最合適。

當然也有Ghost Producer搖身變鳳凰的故事,小編也很希望每個製作人都能有"智慧財產權"這件事,但音樂界可是很黑的呢~~~ 之後再慢慢告訴你吧~~~

標記: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YouTube Reflection

© Since 2015 by OOC

 

bottom of page